赤子网——中国人物新闻网站|新闻热线:010-85891267
当前位置:首页 > 脱贫攻坚 > 农业 > 河南淅川:唤醒“沉睡资产” 重拾荒山弃田

河南淅川:唤醒“沉睡资产” 重拾荒山弃田

2019-11-25 10:53 来 源:农民日报 作 者:任振宇 浏览 字体:

  白渡村4万多株百合花吸引游客驻足观赏。

  “你看,这些花骨朵个个饱满,上市之后马上就能开花了。”日前,河南省淅川县马蹬镇白渡村高山花卉百合花种植基地4万余株多头百合花即将上市,基地负责人孙国庆对今年行情充满期待,他预计,每亩产量将达1万株,每亩纯收益达13-15万元。

  今年初,百合花基地落地马蹬镇,年底就迎来收获。孙国庆说,收益速度如此之快不仅是因为百合花种植时间短,更得益于土地预流转机制,让占地5亩的百合花基地能够快速落地建成。

  近些年,马蹬镇不少人员外流导致了土地大量闲置。过去,马蹬镇也尝试招商引资,但独门独户体量小难以形成规模,少部分农户希望留耕自种等问题还是给全面流转亮了“红灯”,使得不少投资商到现场实地察看后都望而却步。

  今年1月份,马蹬镇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深入各村调查研究,决定将村民丢荒的土地整合、预流转,建立土地“储备库”,日后一旦项目落户,由村经济合作社牵头,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把村里的闲置农田、荒山荒地等进行统一流转,以此激活“沉睡资产”,释放新的发展空间。新政一出,白渡村马上享受到了这一政策的利好。相比于其他村的错落田间,白渡村土地经过前期平整,获得投资者青睐。

  谢玉江是马蹬镇云岭村人,去年,他在白渡村流转土地8000多平方米搭建菇棚,他正是看中了白渡村气温适宜,单片田地面积大,还邻省道的优势。眼下菇棚里的3万余段香菇长势良好,再过一段时间也将上市。

  “土地流转后,不少农户就近‘上班’,成了新时代的‘职业农民’。”这一切,白渡村党支部书记李新海看在眼里。实施预流转机制,过去的荒山弃田又恢复了生机,既让农民手中的土地产权活了起来,也缩短了农业项目洽谈落地的时间,找到了农村产权改革的新“钱”途。

  这一模式也正在马蹬镇的其他村“复制”。在关防村,生产4万袋反季节食用菌基地落地,利用马蹬镇高海拔的地理优势种植反季节灰树花,为马蹬镇引进新的食用菌品种。

  通过土地预流转机制,既减少弃耕面积,还带动产业发展,富民又富村。马蹬镇党委书记周玉山表示,接下来,土地预流转后续将在有条件的村陆续开展,既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速农业高效、绿色发展,还促进了农民就近就业,增加了农民群众收入,促使荒地“点绿成金”。


[实习编辑:卢晓亮]

收藏此页 复制网址 我要打印 网页挑错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稿件均不代表赤子网(www.chizichina.com)的观点,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如涉及版权、稿酬等问题,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合作伙伴

赤子网系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主管、赤子杂志社主办的中央级网络新闻媒体,是《赤子》杂志官方网站。

  • 电话:010-85891267
  • 传真:010-85891267
  • 投稿邮箱:chizinews@163.com
  • 关注微博:

扫描二维码可关注微信公众平台

扫描二维码手机浏览赤子网

备案号:京ICP备16019497号-1

电话:010-85896757 服务邮箱:chizinews@163.com

赤子杂志社主办 版权所有:赤子杂志社 Copyright©chizi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