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初冬季节,寒气逼人,但在亳州市谯城区城父镇华福合作社蔬菜基地阳光大棚里却是温暖如春。“冬季蔬菜要注意防寒保暖,同时还要做到通风换气”大棚里党员致富带头人龚贵福在向农民传授冬季蔬菜种植技术。
据介绍,龚贵福是城父镇华福农民种植合作社蔬菜基地负责人,被当地党委评为党员致富能手、蔬菜种植致富带头人。多年来,龚贵福依靠科技发展现代设施蔬菜,带动群众致富。龚贵福种植设施蔬菜300多亩,不仅可以解决本村和邻村的剩余劳动力,还改变了周边农民群众的传统种植模式和传统种植习惯,增加了蔬菜种植经济效益,扩大了群众收入来源。
龚贵福蔬菜种植每年收入在60万元以上,种植的过程中,附近村民都可利用空闲时间前往就业务工。务工者中贫困户是重点吸纳的就业对象。另外,龚贵福还向周边群众传授种菜技术,指导带领周边的群众发展蔬菜种植业,走上了共同致富道路。
正在向龚贵福学习冬菜种植技术的李兴才,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单身1人,老伴因病去世多年,因缺乏技术而致贫。现在李兴才家里种着半亩地,每年能收入500余元,农闲时候就来基地边学习、边在基地务工,一天能挣70元左右,一年能收入6000多元,并且李兴才在去年实现了脱贫的愿望。“在这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既能挣到钱,还能学到蔬菜种植技术,俺心里感到快乐”。李兴才说。
据介绍,近年来,城父镇坚持以党建引领扶贫工作全局的方针,扶持致富带头人、党员致富能手建立种植养殖业基地,采取“党支部+贫困户+基地”、“党员致富能手+基地+贫困户”经营模式,通过吸纳贫困户务工,向贫困户传授种养技术等方式,鼓励贫困户积极参与种植养殖业,增收脱贫。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镇已涌现出种植、养殖致富能手50多名,建立种植、养殖基地16个,带动32名贫困户到基地务工,每人每天务工收入70元左右;自主发展种养业贫困户25户,户年均增收8000余元。
(张刘艳 冯丽)
[责编:钟明华]